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quanlixs.com

第217章(1 / 2)

阿奶架不住他的磨人,把事情告诉了他。

后来他就恐吓阿弟,告诉他读书天天要天不亮就起床,每日走两里路去镇上读书。

年仅六岁的孩子,都是个懒床的。

一听到要天不亮就起床,吓的撒丫子告诉阿父阿娘说他不想去私塾读书。

小孩子之间的摩擦,家长如何不知道呢?

只是老二主动的退出,帮助了他们做出了正确选择。

他们不知道老二将来会不会恨他们,但是他们知道老大更聪明,脑瓜子更适合读书。

也就是这样,施华靠着这不太光明的手段拿到了晋升上流社会的资格。

当然他也不会后悔自己的抉择,因为他考上秀才,已经是带领家族完成了一次逆袭,从施家村最穷的一户变成了最有说话权利的一户。

许泽平倒也不怕施华靠近,他慢慢的说道:“我遇到几何题目,总是习惯把几何图形画出来,虽然解题慢了些,但他不会出错。”

施华呆了一下,他竟然没有想到许泽平会告诉算经题的小办法。

许泽平甚至还说起了这道题的解法,竹高16尺,折断之后,余下6尺。

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勾为6,弦为10,6+10=16

至于股则为8

竹子与农田相隔2尺,故而受损的农田是6尺。

一尺种植3株秧苗,受损的秧苗是18株。

听着许师叔徐徐的解题声,一向拿算经几何没有办法的柳繁续觉得茅塞顿开,他好像有什么从脑子里长出来了?!

施华被许泽平的解题思路所折服,他由衷的说道:“佩服!”

许泽平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的,蓝星上的百分八十的学生对这些题目都是信手拈来的,自己只不过占了先机罢了。

“施秀才,该我出题了吧?”

“你请。”

--老王头,有三子一女。

长子镇上做工,3日归家一次。

长女出嫁,一月归家两次。

次女出嫁,一月归家的次数是长姐的一半。

幺女未出嫁,在县城学绣花,7日归家一次。

按照无意外的情况下,请问老王头四个孩子什么时候相聚一次?

许泽平是按照三女归家的题型出的,他不记得三女归家的题型最早出自哪里了,但是他记得【九章里面】没有提过。

以防难不住施华,他还故意加了一人,混淆题目。

施华拿到这道题,整个人都慌了,是的,真的慌了,因为这个题目太古怪了,别说做过,就是见都没有见过。

见施华如此模样,贺教谕门清,定是许泽平又出了那么先贤的题目。

他微微勾勾嘴角,看来今年赏荷宴的魁首定是出自他们淮湖了。

岑讲书见施华额头上竟然冒出了密密细汗,他知道施华家境一般,这次的奖励是怀着很大的信念的,他绝对不可能作假。

如此,这道题就勾的他心痒痒,赶紧给欧阳绪使了一个眼色。

欧阳绪收到了示意,就知道这个老东西是怎么回事了。

他立马走到施华的跟前,轻轻的捏住了宣纸,想要从施华的手里抽出来。

只是施华捏的很紧,没办法,欧阳绪只好轻轻咳了咳嗓子,施华立马松了手。

欧阳绪拿着这张宣纸,走到了岑讲书跟前,放了上去。

擂台上施华的一举一动都被台下众书生郎看在眼中,他们可是知道施华的算经在整个博文都是金字塔的存在,现如今施华的模样,显然是被难住了。

在看岑讲书眉头一紧一松间,更是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,老天爷,快快快告诉他们是什么题目吧!

可莫要为难他们了!

岑讲书擅长算经,在这一块可以说是整个大景顶顶的算经大家了,他研究的算经题没有上千也有上百,拿到这道题,他确实犹豫了瞬间。

但仅仅三息,他就知道这道题出自哪里了。

是【孙子算经】中三女归家的衍生题,只不过这许小子加了一人罢了。

这题不难解,按照施华的智商,若是了解过类型题,解出来是不难的。

只可惜【九章算术】才是大景的主流,科举考试也是以【九章】为题型。

【孙子算经】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题纲,看到这里,岑讲书眼中冒光,他第一次动了收徒的心思,他要收下这个徒弟!

越想岑讲书就越兴奋,他也顾不得其他了,啪的一下讲试题拍在案几上,直接站了起来:“许秀才,你看我做你老师怎么样?”

轰!

瞬间全场哗然,岑讲书要收徒?!

天哪,这个许泽平也太好运气了吧?!

咳咳,欧阳绪忍不住的咳了咳嗓子,拉了拉岑讲书的衣袖。

岑讲书甩了甩衣袖,“山长,你干什么?别拉我。”

欧阳绪两眼一黑,这咋整啊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